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20171027-28醫學教育研討會記實

在月初的時候,我們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受到楊主任的邀請來參加這個大型的國際研討會。其實說實在,那個時候會想要報名這個活動也有一點點受到不知道「什麼」的趨使之下來參加的,用一點超自然的語言來說的話大概就是「鬼迷心竅」吧,不過也沒辦法很精準的形容。
說實在,目前而言,我都還是醫學教育中的「接受者」,尚且不像這次的研討會中大部份的與會人員都已經投注在這個領域多年,不論是曾經因為做改革遭眾議的前輩、或者是全新創造新的文化的前輩、或者慢慢做改進已經穩穩當當進行多年的前輩,都是在這個領域的佼佼者了。所以說這個「記實」不如說是以我個人為名義的筆記吧,畢竟我比較關注的主題是有關於TBL和翻轉教室這個部份的,其他的主題可能就會比較簡略了。
趣事與氛圍

我算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算是)大型的國內會議,還邀請了國外的學者來分享自己所從事的一些教育研究與實驗,同行的友人有參加過內科醫學會發表過自己研究的、有從小和家人一起走過這些大小會議的,當然也有和我一樣,「算是」第一次來參與這種會議的。
在會議開始前,先遇到了我一直很尊敬的嚴老大,說我們這些人來參與就「灌爆」了這場會議,不過後來發現,醫學系五年級來參加的人其是只有七個人,所以其實也還好吧。
在報到的時候,主辦單位甚至還送了一個看起來堅固耐用的手提包,裡面裝有當日的議程、全部空白的筆記本、以及一個容量不小的隨身碟,感覺得出來主辦單位很慎重地準備了這個活動呢,這份慎重也反應在休息時間準備的餐點以及當日的晚宴上(不過我沒有參與,下次或許可以邀請岩岸石投來演出吧)。

Session 1 TBL & PBL

這個系列的演講首先請美國學者Paul Haidet來介紹何謂Team-Based Learning(TBL)以及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接下來則是請楊令瑀主任來說明PBL教育的優點與缺點,他在現代的教育是不是已經褪色了。

首先Haidet對Flipped Classroom先做了個定義:學生要先對這一當課要學習的知識要預先做了解,並且在課堂上花比較多的時間來做「討論」與「應用」;接著引進TBL的概念:學生在大堂課的教室裡分成數組,然後在課堂完成個人的"Pre-test",之後會有小組性立即回饋的作答(這方面是用pre-test的答案做點小討論),再來會進入「應用」的階段,老師會給「情境」讓學生們討論各個選項,並發表小組內的意見。最後Haidet用了一些數據(不論是醫學生或是Clerkship)的performance,來說服我們說TBL在各方面可以說是個既可以節約教學的成本(和PBL需要大量的師資與空間相比)、又對跨領域(interprofessional)的合作有所幫助,學生與老師皆有所受益。

楊老師的演講則是對PBL教學因為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成本來訓練大量的Tutor、以及學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投入PBL回報的查詢,但所習得的知識量卻相當稀少,所以用"Is PBL Fading?"作為演講的主題,來說明PBL教育的運行方式、優點、缺點以及現陽明學生所正在用的PBL學習的歷史治革以及現況。當然,因為我們已經進入陽明的教育體系也已經一段時間,大致上對於PBL的進行方式以及怎麼產生的也不陌生,但對於其他領域上PBL的應用也是蠻廣泛的,雖然看了一下仍以醫療相關的科系為主就是了。所以到了現在PBL的方式是否真的有效,其實好像仍然不是個很明確可以回答的問題。

演講之中,我的朋友N問了Haidet一個問題,他覺得醫學生已經在那麼大的課業壓力下滿TBL和翻轉教室勢必會更加擠壓到醫學生的休息、發展興趣以及自我探索的時間。但Haidet就像所有的老師一樣,都認為這個是「學生」這個身份必定會問的問題,Haidet當然覺得說在一堂Lecture中直接放了200張Slides的學習模式下一定會造成學習效能的低落,所以才需要更需要TBL這樣的模式去學習「更重要的事情」。
但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也是醫學教育的一個困境,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老師們被限制在大約90分鐘的演講需要演講一個大約無限大的主題,而他們也不一定知道身為一個大學部的醫學生應該在這個階段需要學些什麼,所以他們的演講也幾乎擴張到為限大的地步。所以為了應付這些測試,共筆就出現了。但共筆在這些學者心目中,大概算是屬於traditional lecture的一部份吧,我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些一本又一本的共筆,我們根本連knowledge都沒有,更何況要我們有profession,遑論TBL終極目標是要我們inter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而言,我們連個地圖都沒有,就要請我們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你們說TBL是一道光,來引導我們的方向,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有關於這片海域的概念,就算我們到達終點了,也「只會」這一條路徑而已,卻要我們會在海上「探險」。

另外有關於聽者詢問楊老師的問題,多關於PBL的老師人才羅致困難的問題,他們其實很好奇陽明是怎們能夠有那麼多有熱忱的老師,而不是用課程來綁定醫師們的升遷,導致他們是「任務型」,品質不是很不穩定。但其實楊老師自己也沒有答案,畢竟這個涉及到的層面真的不是可以用效益主義來解釋了。

Session 2 & 3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 Medical Humanities

這兩個sessions的演講,前者的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主要是在說有關於住院醫師訓練的相關方式,講者包含了加拿大學者Dr. Richard Reznick、香港學者吳浩強教授以及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的教學部主任周致丞;後者則是比較像是醫學人文教育方面的部份,由美國學者Ms. Barbara Glickstein、陳維熊院長和人社院的黃桂瑩老師來演說。

其實演講進行到了CBC(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的部份,對於住院醫師的教育訓練我其實不是非常清楚了,只能從三位講者從中大約得知目前想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變成CBC模式,以適應更為複雜的醫療環境,Richard先比較大方向地介紹其中運行的方式,吳教授與周主任則是說明目前在自家醫院實行的狀況。
這個主題目前對我來說好像還太遠了,或許進醫院後會比較有感吧。

之後進行到了醫學人文方面的主題,Ms. Barbara講了一些social media相關的演說(不過說實在我並不是非常理解…),陳院長則是以感性的方式介紹他在做國內外的偏鄉服務的體悟與心得(本屆108s級少了許多的機會可以出去了呢),最後則是黃老師介紹飲食文化與白色食育方面的主題。
其實我一直覺得醫學人文教育的最大的一個鉗制是:有一點點太過於唱高調了,不免就會有一點點曲高和寡的感覺。雖然境界很高,但是是不是能夠應用在我們行醫生活仍然未知,當然這個又是陷入了醫學人文教育與效益主義的論戰中了。就像是以這次的白色食育主題來說,它可以介紹許多有關於飲食與各國文化的關聯沒有錯,但好像也僅限於「有趣」而已,但更深想要我們知道些什麼呢?老師是表示能夠更細細體察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吧。
就像「思想」一樣,人文教育影響層面因為太抽象了,不容易評估,所以才讓教師容易感到挫折。
這個方面可以看一看陽明醫聲之前做過的醫學人文專題。

Parallel Session - PBL & TBL

下午的Parallel Session其中一個是PBL & TBL,另一個則是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其實我是因為看到了「輔大醫學系PBL十五年的回榮與展望」,實在很有興趣,於是就跑去了這個Session。

一開始是由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來介紹他在慈濟推行翻轉教室以及TBL的各種狀況,當然在演講的一開始,他不忘要數落一下先在教學環境的改變以及傳統教學的困境,以及面對日益複雜的醫療現況,跨領域合作成為必需,所以在「翻轉」了教學之外,不要忘記還需要有個「教室」讓不同領域的學生一起進來好好討論。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後除了一些教條式的資料外,王署長也讓我們看看他在慈濟進行跨專業的TBL實行成果與學生心得,看起來十分有趣。
王署長的ppt,說明為什麼不能光靠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
王署長的ppt,他想藉由TBL達到的outcome
第二位講者是台大醫院的許駿教授,他則是介紹了台大醫學院教學方面的歷史沿革,以及目前台大體系使用的PBL教案是擬真現實的情況的,所以其中的共病症等等算是比較複雜的,於是下一位講者輔大的裴馰教授就搶先來問許老師問題了,說明輔大的教案為了配合學生是初學者而設計的比較簡單的教案。

再來就是我所期待的「全PBL教學」為聞名的輔大醫的現況了。

裴老師一開始以學生學習應該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作開頭(所謂的因材施教方面),所以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應該要讓自己來掌握,所以創造了全PBL教學,配合較少的大堂課來讓學生自己來獲取知識。但是因材施教還是有個前提,就是學生必須要對醫學知識的累積有個基本的量,所以輔大的教案會比較單純,並且每一個tutor帶領的方式要非常相似,不能擁有太多的個人風格。至於因為PBL仍會有沒有P到的東西,裴老師是說他們是藉由剩餘的大堂課來補足;另外因為輔大的PBL是採計分的,所以同學間其實還算是有蠻大的競爭壓力,感覺好像沒有辦法很容易解決。
另外,學生因為是在PBL教學的環境中成長,似乎有點難有系統性的知識學習,不過這一方面裴老師有說一些解決的方法,像是以症狀為分類的大堂課,或者系統式的教學都是他們嘗試過的方式。
但個人仍然是覺得:這樣仍然是個沒有給地圖就讓大家去探險的一個模式。
礙於輩份的關係,我參與演講都沒有提問,但後來覺得有一點點後悔,或許應該勇敢一點。
裴老師對於大堂課的模式提出的兩種方式


Workshop: TBL

時序來到了第二天,早上單元因為有事而沒有出席,不過聽我的朋友們說和之前上的醫學倫理蠻像的(至少論述差不多,畢竟是同樣的人)。下午參與了Haidet老師的Workshop讓人覺得有趣又有收穫。

首先Haidet再一次提起TBL進行的三個階段,以及等一下要進行的小「遊戲」(其實這些進行方式以及教條式的事情在前一天王署長就已經有演講過了,只是當然是已經全部忘記了)。
團隊學習階段(from王署長ppt),Workshop中Haidet讓我們完整體驗了這三個階段
一開始我們先進行分組,分組是隨機分派的,大約是5-6人一組,和幾位前輩們一組,尤其和楊老師以及和心臟科的鄭浩民老師同一組,讓人感到有點壓力。再來我們花了10分鐘先看完一篇文章(因為是研討會的關係,只好把課前準備簡化成這樣了)。
第二階段則是Readiness assurance,就像是課前小考的感覺,首先我們必需要先自己完成,再來則是小組完成同一份考卷(其實就是一個來討論答案的概念),同時要把我們得的分數寫在一個候版上,讓其他組的人知道,然後老師會來檢討一下題目,學員可以自由地來提問題。
我們在小組討論答案的時候,被要求刮這張IF-AT卡,就像刮刮樂一樣的方式把答案刮除,對的話有星號,如果錯的話則要刮到對為止,有相對應的分數。
最後一個階段則是應用,這次進行的方式是Haidet在ppt上放出一個情境,我們依愮境來「選」出最佳答案,並要向全班說明自己組內的答案。對這個答案有異議的學員可以自由進行辯論。

楊老師和我說之後小兒科好像也要進行這樣的方式,還真是讓人緊張呢。

在進行當中,大家也有和Haidet提出一些問題,像是如果隊中有strong member的話會怎麼樣,Haidet提出了一點觀點:A well-functioned team will always outperform its best member.在這一次我們的「實驗」之中,每一組的個人得分都沒有比自己的團隊合作分數還高,大概就是分小組的目的了吧。(當然,可能到了這一把年紀了,我們大概都「算是」知道一定要合作才能讓表現更好吧)。在strong member之中,也衍生出另一個就是這個team(或group)中是不是會出現類似leader之類的呢?像是在我們這組之中,楊老師請我來「主持」這個討論的進行。Haidet則認為這個就是"leader"和"leadership"的分別了, leader可能會是固定的一個人,但leadership則可以自由地移交到任何人的手上,在這樣的小組討論中,其實要怎麼樣做其實也很自由。

心得

在目前的經驗中,其實也有不少的老師也在嘗試類似TBL的方式了,像是大二的時候羅俊民老師就用過這樣的方式來教普通物理學,不過隨著時間翹課率也提高,到了學期中就比較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覺得有點可惜(可能也和大家覺得普物這們課對人生的重要性排序下的結果有關吧)。第二次這樣的體驗則是在大三的流行病學,陳彥廷老師讓我們學習case-control study和cohort study的不同之處,用了同樣是「孕婦葉酸食用研究對胎兒的神經發育」的相關論文來進行一些問題討論,或許大家因為也到了大三的尾聲,也比較成熟了一點,所以我覺得學習的效果真的還不錯。
楊老師想要在大五學習兒科和婦科推行這個計劃,不知道在大量的區段知識下是否能夠有一樣的效果呢?說實在又把我們當成白老鼠了,不過就用心去體會一下吧。

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的會議,雖然仍然是以放假的心情來參與,不過最後的TBL和前輩們一起來進行活動,還是有一點點緊張。謝謝楊老師的邀請,雖然自己還是在這個"recipient"的階段,不過還算是多增長了點見聞吧。也知道英文口說還是要再練一下,這樣就更能在國際會議「說話」了吧,也同時不要讓聽者覺得很「難過」。

希望大五的生活一切順利。

by  B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